师传篇第二十九一(第10页)
黄帝和岐伯,俩人坐在宫殿里,泡上一壶好茶,准备聊聊医学上的那些事儿。
黄帝清了清嗓子,开口问道:“岐伯啊,你说说看,那些总是觉得排便不畅,肚子不舒服的病人,咱们中医该怎么看待呢?”
岐伯一听,心里暗笑,这黄帝陛下还真是接地气,连便秘这种小事儿都关心上了。
不过,岐伯可是专业人士,他一本正经地回答道:“陛下啊,这事儿说起来简单,其实里面的门道可不少呢。
中医上讲,如果一个人体内中焦有热,热气熏蒸,消耗津液,导致身体消瘦、口干舌燥,咱们就说他‘中热消瘅’。
这种情况啊,往往会引起肠道干燥,排便就变得困难了,咱们可以说他‘便寒’,当然了,这里的‘寒’可不是说天气冷,而是指肠道环境干燥,粪便难以顺畅排出。”
黄帝一听,眉头微皱:“哦?原来如此,那照你这么说,这便秘问题,岂不是跟咱们平时吃的喝的都有关系?”
岐伯点头如捣蒜:“陛下英明!
中医讲究的是天人合一,人体内的阴阳平衡,跟外界环境、饮食习惯息息相关。
你看那些经常吃辛辣、油炸食物的人,或者喝水少、蔬菜水果吃得不够的,是不是更容易便秘?这就是因为他们体内的热气太重,津液被消耗得太多了。”
黄帝听了,若有所思:“这么说来,要解决便秘问题,岂不是得先从饮食上下功夫?”
岐伯微微一笑,竖起了大拇指:“陛下真是举一反三啊!
没错,要想肠道通畅,饮食调节是关键。
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那些容易上火的食物,保持肠道湿润,粪便自然就顺畅了。
当然了,除了饮食,适当的运动也很重要。
你看那些久坐不动的人,肠道蠕动慢,也容易便秘。
所以嘛,咱们得提倡‘动起来’,让肠道也跟着活跃起来!”
黄帝听了,哈哈大笑:“岐伯啊岐伯,你这中医理论讲起来,还真是既深奥又接地气。
这么说来,便秘问题,其实就是咱们生活习惯的一面镜子啊!”
岐伯也跟着笑了起来:“陛下说得是。
中医讲究的是治未病,也就是预防疾病。
咱们平时多注意生活习惯,饮食均衡,适量运动,不仅能预防便秘,还能增强体质,远离各种疾病呢!”
黄帝点头称赞:“好!
岐伯啊,你回去后,给我写一份关于如何通过调节饮食、运动来预防便秘的科普文章,我要在全国推广,让咱老百姓都能了解这些知识,远离便秘的烦恼!”
于是,不久后,一篇名为《肠道通畅秘籍:远离便秘,从我做起》的文章就在全国范围内流传开了。
这篇文章里,岐伯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了便秘的危害、原因以及如何通过调节饮食、运动来预防便秘。
他还特意加入了一些幽默元素,比如把肠道比作一条“勤劳的小溪”
,把粪便比作“小溪里的垃圾”
,说如果“小溪”
干燥了,“垃圾”
就难以排出,咱们的身体就会不舒服。
这样一来,老百姓们读起来就津津有味,纷纷表示要按照文章里的方法去做,让自己的肠道也变成一条“清澈见底、流淌自如的小溪”
。
黄帝听完,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说:“这还真是一门学问啊,看来我得先学会察言观色,再谈治病救人了!”
“第三问,‘上堂问礼’。
这个嘛,就是你得懂点基本的礼仪。
你去给人看病,总不能一进门就大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