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有所圖(第3页)
衛令宗不願,偏偏此刻他這個老頭子還得向他謝恩,他壓下不快,不太情願行了個禮,「謝殿下。」
「免了!」楊景行的手一揮,「這次北晉敗了,國公爺帶回來的金銀財寶該是不少。」
「是。」衛國公也誠實以告,「全都由人看守著。」
「極好。若國公爺有看上的,就拿走吧。」
衛國公心頭一驚。
拿走
「太子爺,這可萬萬不可。」衛令宗立刻搖頭,「這些金銀財寶皆已制表造冊,準備上貢朝廷。」
「那又如何重新再制表造冊便成。」楊景行的口氣壓根不在乎,「左右這些金銀珠寶進了京,收了庫,我父皇就算有心賞給國公爺,還得看那些言官的臉色,不如現在國公爺看上什麼就拿去。」
在楊景行的眼中,他的父王就是太過仁慈,就怕那些言官在青史上記上一筆,所以顯得懦弱。
「若國公爺全想要,全賞你也無妨。有事自有本王承擔。若國公爺信不過本王,本王可以立據為憑,在新造的冊上用印。這些就當是溫家謝過衛家這些年來征戰的辛勞。」
衛國公不由啞口,楊景行明擺著明搶還一付理直氣狀的模樣,他一方面驚訝這太子的唯我獨尊,我行我素。一方面更感嘆自己的一片忠心,到頭來在楊景行的心目中是銀貨兩訖。
這個太子或許年紀尚輕,但已見其果斷心狠,他的身上不見當今聖上的一絲仁慈尚禮。衛國公一時也說不清這是好或不好。只能承認自己真是老了,想不透這個少年郎的心思。
「時候不早,」楊景行說道,「明日便要入太原,國公爺早些歇息吧。」
衛令宗回過了神,立刻說道,「老臣立刻讓人進來收拾,殿下就在老臣帳裡歇會兒--」
「不用。」楊景行打斷了他的話,「本王四處走走,隨意那裡都能睡。」
「這怎麼--」
「若將士們能,本王自然也能。」楊景行轉身走向營帳大門,「本王來太原一事,密之。」
衛國公聞言,知道楊景行就是打定主意要隱藏身份。正想開口要楊景行打消念頭,但一看到楊景行對衛令音勾了勾手指,他的一雙眼都快要突出來。
「國公爺莫驚,」楊景行看著衛令宗的表情覺得好笑,「眾人皆以為本王是令音身邊的小兵,為免旁人懷疑,姑且讓令音跟著本王。」
說得一付他十分不得已似的,但明明讓自己的寶貝孫女去守著太子爺,衛令宗左思右想都覺得自家孫女吃了虧,苦惱的扯著自己的鬍子。
衛國公苦惱的模樣,楊景行根本視而不見,逕自走了出去。
衛令音看著衛國公,知道楊景行開了口,她是不從也得從,但就是一動也不動,等衛國公決定。
最後,衛國公不太情願的壓低著聲音開口,「去找妳羅叔叔,叫他帶著那小子,讓那小子那裡涼快那裡待去,別纏著妳。那雙賊眼--還以為我不知他心思。」
衛令音一楞,「爺爺,你說什麼呢?」
衛國公揮了揮手,衛令音畢竟還年幼,看不出男人肚子裡的壞水,這親事可得趕緊訂下來,只不過看楊景行的態度,他回到太原只怕不出幾日,就會被他逼得回京。
想當初他大媳婦兒生下令音時,令音的爹還在外頭領兵征戰,他這個當祖父的給她起了個名,取自詩經名令音--同年跟在他身旁多年,當年不過還是個小小隊率的宋宗南也喜獲麟兒,宋宗南大喜,給娃兒取為思遠。
宋宗南想與衛家攀親,他本也是樂觀其成,只是當年的意外,衛氏一門近乎滅門,衛令音的腿廢了,宋家嘴上不說,但也看得出有些嫌棄,他雖氣惱在心,但也知道怨不得人。這幾年,她也不是沒想著給衛令音找個佳婿,但連人征戰,這事兒只能擱下。
只是他萬萬沒料到現在冒出個無禮太子,他連連嘆氣,這帶兵打仗不難,遇上了孫女的親事,真讓他心煩意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