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章 齐公平宋卫 郑伯谋陈鲁(第4页)
应郑公姬寐生盛请,齐公姜禄甫逗留郑室数日,其间使人快马致书宋、卫二公,书中言日郑公愿释东门之怨,与二邦息战言和,约期秋七月中旬同赴温邑会盟。
中原事毕,于二月癸丑齐公姜禄甫辞别郑公姬寐生,起行归返齐室。
齐公姜禄甫走后未过多久,洛邑周室传来消息,周王姬林任命虢公忌父出任王室右卿士。
无端被其夺权,郑公姬寐生正欲前往洛邑面君讨要说法,不料此时陈公陈鲍遣人送来书简,书中问及公子姬忽何时前往迎陈其女妫氏。
邦中事务繁杂,以致郑公姬寐生尽将此事忘却,今见其提及,便将此事提上日程。
依郑人习俗,公子婚娶当祈福泰山,虑及近来所生事宜,郑公姬寐生欲弃祀泰山改祭周公,借此表明忠周之心,以辱周王弄权,再者温邑会盟将至,亦可借此表率诸侯,以示会盟之诚。
然周公祭庙地处鲁地许田,前往祭拜恐生出事端。
由是,郑公姬寐生谋定出访鲁地,欲以泰山之祊易鲁许田。
择定三月初十成行,风雨兼程行得十日,郑公姬寐生率众抵达鲁都曲阜。
郑鲁二公有过数面之缘,亦算是旧识,鲁公姬息闻得郑公驾到,亲领百官出城相迎,二公相见分外热情。
互施礼毕,郑公姬寐生公执其双手慰道:“一别经年,鲁公容貌深嵌脑海,孤日夜思之!郑宋和谈,鲁公大恩,孤更是没齿难忘!”
鲁公笑颜道:“郑鲁兄弟之邦,郑公之事即孤之事,略尽绵力不足挂齿!”
说罢,挽其手同登軺车,一路驰往鲁公侯府。
府内已尊吩咐摆下接风宴,二公入席座定,郑公姬寐生当先开口说道:“鲁公调和郑宋于孤大恩,些许薄礼,不成敬意!”
说罢,郑公姬寐生眼望厅门,鲁公姬息随其目光观去,只见厅外走进郑甲两名,合抬木箱一个,行至二公面前打开来,箱中尽是黄金珍宝。
见此,鲁公姬息谢礼道:“寡人何敢贪此大功,郑公礼过重也!”
郑公笑颜道:“鲁公过谦矣!郑宋之争,若无鲁公出面调停,此时定是还在鏖战,礼薄难表鲁公大恩,万望笑纳,此次使鲁实是另有一事相请,公若不收,孤亦不敢开口也!”
见说,鲁公姬息亦不再推辞,使人收下,转而问道:“不知郑公此次使鲁,有何事相请?”
言说正事,郑公姬寐生肃面直言道:“犬子姬忽大婚在即,效仿先人礼拜泰山,恐惹诸侯异议,欲改祭周公,祈请以泰山之祊易鲁许田,不知鲁公意下如何?”
闻言,鲁公笑道:“郑公欲祀周公,国人之福,孤若不允,天理难容也!”
郑公姬寐生闻言大喜,举樽相邀道:“鲁公大义,孤代郑室臣民在此谢过,借酒一樽以敬尊上!”
待其言罢,鲁公姬息亦举樽相附道:“郑公谬奖,孤实不敢当,与君同饮孤之大幸也!”
说罢,二公齐饮一樽。
意向达成一致,二公喜笑颜开,推杯掷盏畅谈天下,宴至夜幕降临方才醉归。
鲁地事毕,郑公姬寐生马不停蹄敢回郑室打点公子姬忽婚典事议,并致书一封送往洛邑,劝令公子姬忽择时前往陈地迎娶陈女。
话说这姬忽接获父君书简,二话不说辞别周王姬林,连夜驰马回郑。
面君问日:“和陈与盟,邦国之大计,儿臣别无异议,既已成盟,何需再结姻亲?依儿臣之见,当是多此一举!”
郑公姬寐生闻言回道:“乱世春秋,权益当道,盟约犹如废纸,维有连姻或可困缚盟邦,让其为我所用!”
一习话语说得姬忽无从辩驳。
四月甲辰,姬忽依父之言前往陈地迎亲,陈公陈鲍厚礼相待,许以陈女妫氏,甲寅,姬忽携陈女妫氏领众返郑,陈人陈铖随行相送。
行得三日入郑,于其父郑公姬寐生主持下,先成婚,后入许田祭祀周公,以告先祖。
陈铖观随行观礼,心生不满,返陈面君言曰:“臣以为郑人此次与吾和亲,非真情实意也!庆典数日之久,公子姬忽终未正眼观其妻,同寝一室而未有夫妇之实,如此何以能育?陈郑合盟终难久矣!”
陈公陈鲍闻言,叹道:“郑公姬寐生一邦熊主也,终非池中之物,虽是真龙天子亦无法将其困缚,更别说弱邦邻国如陈者,与其联盟于陈百利,日后天数难料,思之无用!”
自此,郑陈之间相安无事数十年之久。
转眼之间,时至温邑会盟之期,齐、郑、宋、卫四君齐聚温邑,会与瓦屋。
周公黑肩应邀,前往主持盟典,秋八月中秋礼成,于齐公姜禄甫撮合下,郑、宋、卫得以互释前怨终成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