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六十九章 葬了一个时代的昭陵(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也没让宫里的人来收拾,父子两人一直到了夜里,才坐在殿外,无声望着夜空。

殿外依旧灯火通明,一群宫里的人都在照看着,生怕太上皇与老太爷会有什么意外。

可这父子两人安静得出奇,只有风声偶尔吹过。

“那昭陵就剩下朕与辅机没有进去了吧。”

李承乾道:“父皇,这人世间多好啊,何必急于一时。”

殿外传来了轻微的抽泣声,昭陵的意义不只是埋葬了几个人而已,昭陵埋葬了一个时代的人,它埋葬了一个光芒万丈的时代,一个豪气云天英雄辈出的时代。

昭陵葬了一个时代,那个时代残留的最后一点微光,也在慢慢熄灭。

往后,留给世人的就是一片新的天地,那片天地会有新的英雄好汉,会有新的义薄云天。

上元七年,赵国公长孙无忌过世了。

紧接着的次月,抱着李适之的老太爷闭着眼,再也醒不来了。

李适之是个很懂事的孩子,他知道老太爷睡着了,再也不会醒来了,也没有哭泣,而是呆呆地看着忙碌的人们。

秋雨始终按照四季的节气准时来到关中,唐昭陵前,李唐的兄弟姐妹们站在这里。

在昭陵外,兄弟姐妹们只听到一声巨响,那是数千斤重的断龙石落下的声音。

李承乾拉下了断龙石,亲手将昭陵封闭,也就此葬下了一个时代。

关于昭陵的一切都会被记录在一个个石碑与史书中,李承乾带着弟弟妹妹们再一次叩拜。

该葬入昭陵的人也都葬下了,当李承乾带着李唐宗室们离开这里时,也就与贞观那个时代,永别了。

上元九年,七月,李承乾与妻子,两个妃子住在骊山的行宫,很多年没有再过问国事。

今天有一封书信送到了骊山,这封书信是王玄策亲自送来的。

李承乾坐在山腰处的一棵枣树下,从王玄策手中接过书信,询问道:“你也是朝中的老将军,怎么还亲自去吐蕃?”

王玄策回道:“陛下,在吐蕃的雪山上埋着一个故人,末将每年都会去祭奠。”

吐蕃人喜欢将信纸包在牛皮套里,因此不太好剥开,李承乾费劲地剥着,终于将牛皮套打开了,再打开其中的信纸,信中所言的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过世了。

王玄策又道:“陛下,吐蕃的使者正在来长安城的路上。”

李承乾又收起信纸,目光望着远方道:“交给朝中去办吧,朕就不见吐蕃使者了。”

“喏。”

因为松赞干布的丧事朝中引起了争论,中书省侍郎魏玄同朗声道:“老夫以为松赞干布即是吐蕃的赞普,当该由吐蕃人下葬。”

第五百六十九章葬了一个时代的昭陵

“慢着!”一群文吏中传来了一声不和谐的声音,在众人的目光中走出来的是一个年轻人,此人穿着一身单薄的衣袍,这人看着消瘦,而且神色上多有疲倦,该是昨晚宿醉的。

这年轻人一走出来,就放言道:“松赞干布乃当今太上皇挚友,该以唐礼葬之。”

“唐礼?”魏玄同又道:“你别忘了松赞干布是吐蕃的赞普,让吐蕃人如何看待唐人!”

“正是为了吐蕃与大唐的百年大计,更应以唐礼葬之!”

魏玄同反问道:“你是何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