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1章(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只不过无人机费的电更多罢了,就有一点小小丢脸了。

张伟负责研究无人机,记录自己有点脑缺的设计,就发现很多设计华而不实。

倒是季青一直在研究红外线眼镜,这次倒是在救灾过程中很有用。

“小五子,你戴上这红外线眼镜,别忘了最后写一个使用后的感觉,把优点缺点都写好了啊,必须5000字。”

班长接到一个望远镜,据说是腾达总部科技有限公司派下来的大学生们研究出来的救灾物品。

不知道好用不好用,但是吧,用了之后就得写读后感。

班长直接交给了小五子,谁让小五子是唯一一个高中生呢,这种文化的事情就得小五子这种文化人去做。

小五子一张苦瓜脸,他们这一个班10多人,要去下面的村里救灾,村子里面的房子塌的最多。

因为有不少村子住的还是土房,这种情况受灾受难是最严重的。

深夜抵达村庄,百姓们已经在行动救灾了。

然而,深夜救灾最困难,但是被压一晚上,活人也变成死人了。

小五子戴上了眼镜,红外线眼镜在夜晚很有用,肉眼无法看到的情景。

在夜间或低光条件下,红外线眼镜可以帮助救援人员识别热源,如人体、建筑物等,从而更容易找到被困人员。

“班长好用啊,这个眼镜真好用!”

“赶紧救人,我看到了人了!”

小五子戴着眼镜,冲在最前面找到了一个又一个的灾民,甚至有一些昏迷的人都被找到了。

其他兵看着小五子犹如天助,大家都看一下,班长心中只有一个想法:班长偏心,这种好东西竟然只让小五子使用。

像小五子这样的情景,在部队各处都出现了,不得不说,科技改变生活,有时候这些科技产品真的能够省工省好多事儿。

这时救灾部队的子弟兵们很快掌握了这些高科技设备的使用方法。

他们带上红外线眼镜,在一片狼藉的废墟中仔细搜寻着生命迹象。原本困难重重的搜救工作因为这些设备变得高效起来。

而那些装有电池的无人机升入夜空,宛如繁星照亮了黑暗的灾区。除了研究人觉得还需要改善之外,很多老百姓在黑夜当中看到了这盏明灯,就觉得有了希望,照亮了内心。

此时,腾达集团运来的物资仍源源不断地抵达灾区各个角落,随着天亮了,物资来的更多了,别的不说,至少1~2天之内百姓们的吃饭问题,已经解决了。

在那场惊心动魄的洪灾过后,原本混乱不堪的场景逐渐变得井然有序起来。百姓们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依次领取着各类生活所需的物资。

那些在灾难中受伤的人们,被迅速送往临时搭建的医疗点接受专业的救治;而饱受饥饿折磨的幸存者,则满心欢喜地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热气腾腾的食物。

在这一片繁忙而又充满希望的景象背后,有一个名字深深地印刻在了每一位受灾百姓的心里:腾达集团。

此时此刻,再多华丽的言辞、再深厚的感激之情似乎都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大家默默地将这份恩情铭记在心,只待日后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这家企业的敬意和支持。

且不说其他地区如何,单就在济南这座城市里,腾达集团无疑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它所展现出的强大实力和社会责任感,让其他集团都黯然失色。

从此以后,济南的百姓们纷纷表示:“闭着眼睛也要购买腾达集团生产的产品,至于其他企业,根本没法与之相提并论!”

经过数日没日没夜的艰苦奋战,肆虐的洪水终于渐渐退去,留下的是满目疮痍的济南城。

“舟行街道上,车作水上船。万众齐学泳,龙宫闹翻天。”

苦中作乐的受灾普通人编的顺口溜,现在还无人知晓这一句话,暴雨实在是太大了。

由于小清河是济南市最主要的泄洪河道,城区和南部山区的雨水最终都要汇到这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