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七百九十七章 圆根酸菜小豆汤(第1页)
乡村的饭菜好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菜的新鲜程度,夏天是菜蔬的高产季节,茄子,西红柿,各种豇豆,四季豆,辣椒等等,非常丰富。
最神奇的一点是以往联和乡的乡亲们似乎对吃也不是太上心,主食就是玉米和土
周至点点头:“没错,古摩镇这个名字正是为了纪念毕摩文化。赤日爷爷作为毕摩文化的传承者,对这个地方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将乡升级为镇,并以此命名,既是对过去的尊重,也是对未来发展的期望。”
“那真是太好了。”李一佳由衷地说道,“这样不仅能让更多人了解彝族的文化,还能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确实如此。”周至接过话头,“随着联和乡升级为古摩镇,我们已经有了初步规划。除了继续发展果木经济外,还会打造一系列文化旅游项目。比如建立一个集展览、体验于一体的毕摩文化中心,让游客能够深入了解彝族的历史与传统。”
“这主意不错。”土良志插嘴道,“不过这些事情得慢慢来,不能操之过急。首先得把基础设施建设好,然后才是吸引投资。”
“叔说得对。”周至表示赞同,“我已经联系了几位在外创业成功的老乡,他们对回乡投资很感兴趣。相信有了他们的加入,再加上政府的支持,古摩镇的发展指日可待。”
“听说你还找来了那位李老三?”吉列阿比好奇地问。
“是啊,他旗下的公司正在考察几个潜在的合作项目。”周至笑了笑,“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未来几年内,我们这里可能会出现一座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园。到时候不仅能解决就业问题,还能大幅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听起来真让人期待。”麦小苗眼睛发亮,“不过肘子,你不会又是想当什么领头人吧?”
“哈哈,这次我可不想再冲在前面了。”周至摆摆手,“我的目标只是做好协调工作,真正负责具体事务的人会从本地选拔出来。毕竟大家都是土生土长的,更了解实际情况。”
“这倒是明智之举。”老赤日捋着胡须点头,“年轻人有魄力固然重要,但懂得依靠集体更为关键。就像当年我们开掘毕摩洞时,也是全靠乡亲们的共同努力才得以成功。”
“爷爷说得太对了。”周至深有感触,“其实很多时候,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唯有团结起来才能创造奇迹。”
此时,厨房里飘出了阵阵饭菜香。吉列阿比招呼大家入座:“快过来吃饭吧,菜都凉了。”
众人围坐在餐桌旁,一边享用美味佳肴,一边继续聊着关于古摩镇未来的种种设想。
……
饭后,周至提议去村口的小广场散步。夜晚的山村格外宁静,只有偶尔传来的虫鸣声打破寂静。
“肘子,你说咱们这个小镇真的能发展成你想象中的样子吗?”麦小苗走在周至身边轻声问道。
“当然可以。”周至自信满满地回答,“只要方向正确,再加上全体村民的努力,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可是……”麦小苗犹豫了一下,“你觉得外界那些人会接受我们的文化吗?毕竟现在很多地方都在盲目追求现代化,传统文化似乎越来越不受重视。”
“这个问题我也想过。”周至停下脚步,望着远处若隐若现的山峦,“但我觉得,只要我们找到合适的方式去呈现,就一定能让更多人认识到彝族文化的魅力。就像之前录制的那些古歌视频,在网络上就收获了不少好评。”
“嗯……”麦小苗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或许你说得对。只是有时候还是会担心,怕自己做不好。”
“小苗,你总是这样不自信。”周至拍了拍她的肩膀,“别忘了,你可是连国外都能闯荡一番的人物。这点小事对你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挑战。”
“嘿嘿,被你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儿。”麦小苗咧嘴一笑,“那我就试试看吧!”
两人一路谈笑风生,不知不觉间来到了村口的大榕树下。借着月光,可以看到树干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图案。
“这些都是以前村里人留下的印记。”周至指着那些痕迹解释道,“每一代人都会在这里记录属于自己的故事,也算是对我们这片土地的一种纪念。”
“原来如此。”麦小苗仔细端详着那些符号,“看来以后我们也该留下点什么东西才行。”
“没错。”周至郑重其事地说,“等古摩镇真正建成那一天,我们就一起在这里刻下属于我们的篇章。”
……